印刷商给春哥留言说,上谷地那个“寄给天天向上的一代人”的折页被成都两家公司“借鉴”,我觉得对这事不应该大惊小怪,从我入行做广告开始就不断地有同行或客户安慰我广告不过就一个“抄”字,劝我并太当真,那么在我看来,既然我们选择进入一个缺乏创造的创造型领域,便应该淡定,此其一;其二,别说这种出街作品,J&S参与比稿的作品我一向都愿意毫无保留地公布出来,我常告诉J&S的所有童鞋:公布作品是一种表态,让我们不至于去重复使用我们自己的创意,重复自己的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会毫无创意——没有关系,我们再做一个更强的就行了。
J&S近期签定的一个新客户甚至把我们推到了行业领导者这样的高度,他说我们用汉字为人和天地拼了一套笑脸之后绵阳开始流行拼笑脸、我们提“乐享”之后全绵阳都是“乐享”在飞、我们做了上谷地简单的蓝黄搭配之后便出现了山寨版本……当然,我没有幻觉,我还是认为J&S只是坚持做正确的广告,如果我们能影响到一小部分人去认真看待“正确”二字,那也仅仅是因为大家都在成长——成长,是每一个广告人应该为这个行业所做的必须的贡献。
所以,我毫不装B地说:欢迎来模仿。特别是像下面这几个简单的名片类似的东西,我相信,很多广告人连模仿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真的把它执行出来。

认识一个企业,要看名片这样的细节——所谓窥豹一斑

知道什么叫帖子吗?这就是。完全是一张拜贴而已

你去苦恼这张名片怎么放置到名片夹中的时候,我们创意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