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即是”
2009-12-20 00:46:24| 分类:
黄话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有一个痴迷中国传统文化尤其痴迷中医的朋友,近段时间常来我办公室跟我分享他的一些理解、收获和心得,便很自然地受到一些观念上的冲击,当然,因为受小时候看过的一篇关于中医的长篇小说的影响,我本人也一向在寻医问病这事上“厚中薄西”。
朋友讲到只有那些造诣很深的中医才敢给病人“下毒”(中医的行话应该不这么说,记不太清了),即以毒攻毒,用我们的生活语言来讲,应该是:你屌,我就用更屌的东西收拾你。我对中医的了解很有限,所以不好在此乱扯淡,我只能从“以毒攻毒”这件事的表面去联系我更容易理解的事情。比如《守法公民》。
很巧的是,《守法公民》这部电影也是这位朋友向我推荐的。
我是带着“看高智商犯罪”这样的心态看这部电影的,但我发现越看到后面就觉得“越垃圾”,我相信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和《越狱》类似的片子的人应该跟我有同感,如果克莱德确如前面大部分剧情里面所表现的那么强,怎么会那么快交出答案?——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用颠覆你意识的方式来讲他真正要讲的故事。
说到底,这部电影是在探讨现代社会体制的“是与非”——如果我们用相互定义的方法来看是非这两个概念,得到的是两个异常恐怖却合情合理的定义:是,即“不非”;非,即“不是”——在我看来,《守法公民》便是处在这样一个“不非不是”的背景之下,尼克、女法官、总检查官,这些掌握着这个世界“是非”标尺的人,无不以“不非不是”来处理一切问题——杀害克莱德妻女的两位凶手,结果仅仅一位获死刑一位坐牢,便是典型的“不非”。
回到克莱德,如果仅仅是一个普通男人,通常会有两种选择——痛苦一辈子或杀之解恨;即使对高智商的克莱德来说,正常的情况下也不外乎两个选择:痛苦一辈子或不留证据地杀之。即使所有人在面对同样的问题都同样选择“杀之”,这在每个人自己看来,都好象“是即是、非即非”了,却改变不了“是非”这个标尺本身——这和西医的原理是一样的,你口腔发炎,一堆消炎药开给你,连你小JJ的尺寸都给你消掉一半,更甚至你口腔发炎医生一刀就将整张嘴都给你割掉,虽然你从此说不上话吃不上饭,但口腔发炎这个局部病症确实给你解决掉了,你不得不说,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克莱德无疑象我一样小时候读过关于中医的小说,知道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别人身上就得从根本上去系统解决问题——这样一来,这部电影便异常值得玩味了——他一步步地、一个人一个人地慢慢杀掉,只是在以“大非”的方式告诉尼克什么是真正的“是”,尼克最后说“我不再和任何坏人谈条件”,便是克莱德最终想要的目的——这便是“大非即是”。
写到这里,便又想起《问中医几度秋凉》里讲的一个年轻的中医用最平常的办法救活一个被西医下了病危书的病人的例子——我们总以为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英雄”,其实,我们需要的是最基本的判断力——或者“是”,或者“非”,仅此而已。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评论